从高桥乡集镇出发,车行山间,弯弯曲曲。再往内,青山滴翠,溪水潺潺。辗转许久,终于抵达此行目的地:白石村。
目之所及,是一排排整齐的蜂箱,记者在一片竹林里见到了正在察看蜂箱的陈炳生。一群群忙碌的蜜蜂,振动着小小的双翅,环绕在51岁“蜂王”陈炳生的身边,帮助他酿造出“甜蜜生活”。
陈炳生说,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,他给村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“穷”。一栋破旧泥巴房,屋顶漏着好几处,每当大雨袭来,“屋外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”。当时,他家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。
仅仅几年时间,陈炳生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,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5000元。如今,陈炳生已经成了当地响当当的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。
“感谢党、感谢政府和于忠华书记帮助我们家,使我重新鼓起勇气,树立养蜂的信心,让我认定养蜂这条致富路。”陈炳生感激地说,“党和政府这么帮扶我,我要证明自己值得帮扶!”
陈炳生现在满脑子都是养蜂。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他却仅靠着打零工和一亩来田生活。
那时,陈炳生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。一开始,便在村上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,如上山砍毛竹、清水沟,只要哪里有事做就往里去,干起活来倒是勤勤恳恳,就是攒不下钱。陈炳生现在满脑子都是养蜂。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他却仅靠着打零工和一亩来田生活。
那时,陈炳生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。一开始,便在村上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,如上山砍毛竹、清水沟,只要哪里有事做就往里去,干起活来倒是勤勤恳恳,就是攒不下钱。
2018年的6月的一天,驻村第一书记于忠华来到了白石村,走进了陈炳生家。当得知他家情况后,经过仔细分析,于忠华认为陈炳生发展养蜂业这条路没有走错,关键是缺乏养蜂技术。
为使陈炳生鼓起勇气,重新树立养蜂的信心,于忠华主动上门帮助他分析养蜂失败的原因、蜂蜜的市场前景,宣传发展养蜂产业的优惠政策,经过多次上门反复做思想工作,陈炳生终于接受了于忠华的建议,同意再次养蜂。 此时,陈炳生的旧泥巴墙面已经爬满裂痕,屋顶也是东缺一角、西漏一块,家门口的独木桥也仅靠两根木棍架着来回走。
“想不想盖房和修桥?” “当然想,可没有钱。” “党和政府帮你解决!” “有这样的好事?”陈炳生没想到,更多好事还在后头。
以前养蜂掏空全家积蓄,而现在于忠华为陈炳生请来了养蜂专业技术人员,从场地选择、蜂群选购、饲养、繁殖、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全面的介绍和指导,并组织他和其他养蜂村民参加技术培训,同时在养蜂期间安排技术人员不定期上门指导,并为他购买相关种蜂养殖技术的书籍,让他熟练掌握养蜂技术。
在党和政府的“及时雨”下,他不再迷惘,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,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环境的独特方法,除了使产量增加,还能保护蜜蜂、适时放出雄蜂,解决了生产花粉时的各种难题,收获下原汁原味的生态蜂蜜。
有党的好政策和第一书记于忠华的帮扶,钱袋子渐渐鼓起来,养蜂数量达到90箱。2018年,陈炳生家就脱了贫,搬进了新房。
不到2年时间,陈炳生从原有的10箱种蜂,变成了现在的150箱,成为当地有名的“蜂王”。
在养蜂之余,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干起了护林员。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再苦再累我都不怕。”陈炳生饱经沧桑的脸上,笑容灿烂。
“过去过穷日子的时候,我没少接受乡亲们的帮衬。跟自己不沾亲、不带故的扶贫干部,更是带着好政策,帮我诊贫脉、断穷根。”回看自己的脱贫路,陈炳生心里充满感恩,“如今产业越做越好,手头渐渐宽裕,只要有机会,我就尽力帮助别人。”
凭借过硬的养蜂技术,陈炳生乐此不疲地授人以渔。一有空,他就会去跟村民们分享自己的养蜂经验与心得。同时他还带动本村其他群众发展养蜂,经常召集大家学习养蜂技术,送技术上门。“自己懂多少,就告诉人家多少。我当年学养蜂,也是靠于书记的帮助和他人技术方面的倾囊相授。人家那时候真心教我,我现在哪能藏着掖着。”陈炳生说: “看到有些贫困户怕失败、怕吃苦,陈炳生感到惋惜。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,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,有党和政府的帮扶,撸起袖子加油干,过上好日子并不难!”谈起未来,陈炳生信心满满。